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问答1
问答101
问答201
问答301
问答401
问答501
问答601
问答701
问答801
问答901
问答1001
问答1101
问答1201
问答1301
问答1401
问答1501
问答1601
问答1701
问答1801
问答1901
文章1
文章101
文章201
文章301
文章401
文章501
文章601
文章701
文章801
文章901
文章1001
文章1101
文章1201
文章1301
文章1401
文章1501
文章1601
文章1701
文章1801
文章1901
结直肠癌初筛有望告别结肠镜
药有所保让罕见病患者更有“医靠”
寒冬易发肩周炎 教你8招给肩膀解冻
安庆:“银龄行动”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
我国超90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
适量吃黑巧克力 或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
让医疗降费与提升诊疗质量同步惠及患者
把居家适老化改造好事办好
河北建成养老机构1983家
果糖间接“滋养”癌细胞
四部门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 为入住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九部门联合出台专门规划 加强我国结核病防治
探寻临床诊断“金标准”
预期不高于50元每项!多个常用肿瘤标志物检验将降价
“这5毛钱不能多收”
微波炉如此高温,为何还能滋生细菌
含绒量就是绒子含量,羽绒服越厚重越保暖,羽绒服最适合干洗…… 别被这些羽绒服传言误导
南京:“银发力量”赋能基层善治
贵州: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宁夏:多部门联合规范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
山东: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离退休干部为共建美丽城市贡献银龄力量
北京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百日咳的高发人群有哪些?该如何预防?一文了解
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三明医改经验在广东“开新花”
“细菌柯南”如何抵御极端辐射
深圳建成“15分钟社康圈” 公立医院均无负债运营
我国多地试行“共享病床”
这些药物如何正确服用?
检测癌症分子“指纹”可改进早期诊断
国产辅助器具为残疾人铺平前行路
降低中成药价格 让广大群众受益
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微观)
百姓“药篮子”怎样升级?国家医保局权威解读
山西阳泉:“三色”服务托起“银龄守护”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行 你的养老账户开通了吗?
侨胞点赞“医疗惠侨”提供周到服务—— “我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
福建泉州:银龄互助 共托幸福晚年
防治心肌纤维化有了新途径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网站首页
老年资讯
老年风采
老年养生
老年旅游
老人文苑
老有所学
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老龄产业
老年文化
老年大学
至爱老年
中华孝道
智慧养老
医养结合
养老新政
养老机构
国内养老
养老服务
养老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让人文关怀映照医学进步(人民时评)
让人文关怀映照医学进步(人民时评)
来源:无忧晚年-老年人第一门户
2024-12-11
倾听患者的叙事,对生命健康有什么帮助?
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有一家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一面墙的书架上,摆放着以生命为主题的绘本和叙事作品,窗前悬挂着几幅医学人文名画。患者可以在这里阅读、听讲座、看电影,与病友聊天,同医生沟通。在这种环境里,医生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患者的想法,患者也更容易从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和认知中走出来。
这不是心理诊疗,而是一种新兴的医学人文实践,被称为叙事医学。其宗旨是帮助患者更好地与疾病共存、提高生命质量,帮助医生同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建立共情连接。目前,叙事医学被视为医学人文关怀“落地”的有效工具,不少医疗机构都在探索并推进其临床应用。
在人类对抗疾病的历史中,医学人文关怀和医疗技术进步是重要的两翼。我国的医学传统,十分注重长期的健康维护和对人的全方位关注与照顾,其中蕴含的医疗人文精神,与当下人们对医疗品质的期待十分契合。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等印发《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大力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并明确了行动重点和阶段性目标。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在医疗实践中加强人文关怀,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迈向更高层次的必然要求。
医学人文精神,被医生和患者共同视为优秀医务人员应有的重要品质,但说易行难。我国人口基数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有的医务人员接诊量大,工作强度高,没太多时间与患者沟通,有的缺乏技能,难以进行高质量的沟通。破解这些矛盾,应想办法把医疗人文关怀融入诊疗流程。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就是要关怀和尊重患者。这意味着,要从患者的视角来审视并改善诊疗流程和服务细节,为患者提供更加温暖和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比如,探望制度就有改进空间。在重大手术前,有的医院允许家属探望,而在有的医院,家属却见不到患者。又如,许多医生习惯说专业术语,不妨开展一些针对性训练,让医生尽量用生活语言与患者交流。此外,针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以及重症监护室、抢救室、手术室等特殊单元,需提供额外便利和关照。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服务,将人文精神融入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和服务各环节,才能更好满足群众新期待,既治疗伤病,又抚慰人心。
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就医环境,最终要落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行动上来。更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做好配套制度建设,通过科学管理分诊、优化安排出诊时间、引入社工和志愿者等方式,为更高质量的医患交流创造条件;一方面要完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业绩和良好服务口碑的医务人员进行褒奖,让他们拥有更强的职业成就感。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学不仅治疗疾病,也帮助患者调整以适应社会环境。在医疗技术飞速进步的当下,同步擦亮医学人文精神,让医学更有温度、生命更有尊严,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将大大增强。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0日 05 版)
上一篇文章
结直肠癌初筛有望告别结肠镜
下一篇文章
宁夏:多部门联合规范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