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问答1
问答101
问答201
问答301
问答401
问答501
问答601
问答701
问答801
问答901
问答1001
问答1101
问答1201
问答1301
问答1401
问答1501
问答1601
问答1701
问答1801
问答1901
文章1
文章101
文章201
文章301
文章401
文章501
文章601
文章701
文章801
文章901
文章1001
文章1101
文章1201
文章1301
文章1401
文章1501
文章1601
文章1701
文章1801
文章1901
降低中成药价格 让广大群众受益
国产辅助器具为残疾人铺平前行路
检测癌症分子“指纹”可改进早期诊断
这些药物如何正确服用?
我国多地试行“共享病床”
深圳建成“15分钟社康圈” 公立医院均无负债运营
“细菌柯南”如何抵御极端辐射
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三明医改经验在广东“开新花”
百日咳的高发人群有哪些?该如何预防?一文了解
北京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山东: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离退休干部为共建美丽城市贡献银龄力量
宁夏:多部门联合规范养老机构预收费管理
让人文关怀映照医学进步(人民时评)
结直肠癌初筛有望告别结肠镜
药有所保让罕见病患者更有“医靠”
寒冬易发肩周炎 教你8招给肩膀解冻
安庆:“银龄行动”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
我国超90种罕见病用药进医保
适量吃黑巧克力 或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
让医疗降费与提升诊疗质量同步惠及患者
百姓“药篮子”怎样升级?国家医保局权威解读
山西阳泉:“三色”服务托起“银龄守护”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行 你的养老账户开通了吗?
侨胞点赞“医疗惠侨”提供周到服务—— “我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
福建泉州:银龄互助 共托幸福晚年
防治心肌纤维化有了新途径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新版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
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品味健康之道
免费场馆加量 健康生活加码
流感高发,如何预防与应对?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 大湾区跨境养老渐成趋势
能抵抗病毒感染的全新细菌免疫系统发现
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职业病目录点赞
江西南昌县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农村群众看病更方便
河北邢台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提升基层健康养老服务能力
罕见病用药进医保体现探索与担当
科学摄入六大营养素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紧抓关键环节完成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人均预期78.6岁,如何迎接长寿“新常态”?
网站首页
老年资讯
老年风采
老年养生
老年旅游
老人文苑
老有所学
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老龄产业
老年文化
老年大学
至爱老年
中华孝道
智慧养老
医养结合
养老新政
养老机构
国内养老
养老服务
养老金融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微观)
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微观)
来源:无忧晚年-老年人第一门户
2024-12-13
与普通食品相比,特医食品研发难、质量要求高、销路窄,需要加强政策扶持,激发相关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如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蛋白过敏的婴幼儿、有肠胃功能问题的成年人、处于手术恢复期的患者等,都需要它。
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而配制的食品,对疾病治疗、康复、机体功能维持等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32种罕见病需要患者使用特医食品,18个病种需要及时、终生、足量使用特医食品。
特医食品不是药品,却是临床营养治疗的关键;不仅是一些特殊人群的“饭”,更是一些罕见病患者的“救命药”。在我国,新生儿出生都要采集足跟血,筛查的疾病之一是苯丙酮尿症。面对这种罕见病,倘若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小头畸形、癫痫等症状。如今通过早期筛查,加上终身饮食治疗,患者可以拥有正常的智力、健康和寿命。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起步较晚,批准注册的产品安全可靠,但品种相对有限。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快注册审批速度,推动特医食品实现全品类覆盖。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文件,细化特医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助力产品注册上市进一步提速。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共有208款特医食品获批注册。其中,2023年以来批准注册特医食品的数量超过之前6年注册数量的总和。
尽管特医食品供给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有所扩大,但仍面临价格高、销售渠道少等难题,目前还不能满足临床多样化需要,许多患者还要通过代购、海淘等方式购买。进一步提升可及性,是行业发展所需,也是群众所盼。
与普通食品相比,特医食品研发难、质量要求高、销路窄,需要加强政策扶持,激发相关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笔者走访江苏一家特医食品生产厂时发现,生产肠内营养制剂的药品生产线紧张繁忙,而生产有同样功能特医食品的生产线却开工不足。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反过来影响了企业生产研发特医食品。打破这种局面,要从注册、研发、临床试验、生产、检验等产品全链条入手,梳理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针对性帮助和支持。
提升特医食品可及性,一个有效方式是将其纳入诊疗体系。目前,已有一些省份将苯丙酮尿症特医食品纳入省内医保范围。这一有益尝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负担。此外,特医食品是需要实施严格监督管理的特殊产品,纳入医保范围也有利于做好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提升其社会知晓度。在优化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加大宣传与科普力度,才能让特医食品走出量少、价高、难买的境地,实现更大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推进全民健康,不仅要稳步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也要让罕见病患者、慢特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就医用药更有保障,感受到更多温暖。期待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打好政策、市场组合拳,激发企业生产研发积极性,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让有需要的人买得到、买得起、买得放心,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2日 05 版)
上一篇文章
降低中成药价格 让广大群众受益
下一篇文章
百姓“药篮子”怎样升级?国家医保局权威解读